全国科技活动周是展示科技创新成果,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普及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它是我国公众参与度高、社会影响力大的群众性科技活动品牌。 自2001年起,每年5月的第三周为"科技活动周"。2022全国科技活动周为5月21日至28日,由科技部、中宣部、中国科协共同主办,活动主题是“走进科技 你我同行”。
青岛黄岛舜丰村镇银行于2014年建行,2018年引入金融科技人才,2020年成立科技创新中心,在互联网金融提质金融服务、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信息科技保障合规安全等领域创新突破,在支付渠道完善、智慧网点转型、风控能力提升及各类业务拓展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强化科技支撑。2021年以来先后加入人行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农信银系统及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为推动各项业务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科技创新中心独立研发上线信息综合处理平台、云考试小程序、网络监控报警系统、挪车码、舜丰朋友圈等项目,其中云考试小程序在全舜丰系8家村镇银行推广应用,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提升了全员专业理论水平以及合规经营意识。与外部科技公司合作推广上线基于大数据的“舜e贷”线上智慧办贷系统,有效推动了线上办贷率和风险防控能力的双提升。截止目前共通过“舜e贷”系统发放贷款2000余笔,金额1亿4000余万元。青岛黄岛舜丰村镇银行始终秉持科技领先的发展理念,不断推进科学技术促进业务发展、保障合规安全、赋能乡村振兴等系统工程,努力把青岛黄岛舜丰村镇银行打造成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统一协调发展,结构与规模、效率与风控、服务与阳光相匹配,具有先进经营管理水平的老百姓的银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之年,是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实施开局之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于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第一次修订,2021年1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第二次修订。通过健全科技创新保障措施,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破除自主创新障碍因素等,为促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法治保障。为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修订后的科技进步法规定,国家支持发展新型研究开发机构等新型创新主体,完善投入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化的发展模式。为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修订后的科技进步法规定,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人民政府合理确定基础研究财政投入,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国家引导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多渠道投入基础研究;有条件的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设立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基础研究。针对科研人员事务性负担较重问题,修订后的科技进步法规定,完善科学技术人员管理制度,增强服务意识和保障能力,简化管理流程,避免重复性检查和评估,减轻科学技术人员项目申报等方面的负担,保障科学技术人员科研时间。修订后的科技进步法还在提升对科技人员激励水平,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强化区域科技创新,完善相关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科普的法律,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科普法。它适用于国家和社会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
《科普法》颁布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该法。
《科学技术普及法》有什么作用?
为国家的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专门制定一部法律,在世界各国中也不多见。我国制定《科普法》,是国家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科技进步、社会进步的需要,又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这是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盼望已久的一部法律。从此,我国的科普工作有了法律保障,科普工作进入了法制化轨道。为科普立法,是我国科普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的科普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科普立法的宗旨
《科普法》第一条开宗明义地指出:“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法。”这就是制定《科普法》的根本目的和宗旨。